【政策監管】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再擴容!一(yī)文讀懂其發展曆程、業務模式和監管政策

05月16日, 2017  |  作者:   |  來源:

摘要:銀監會下(xià)發了《關于公布雲南(nán)省、海南(nán)省、湖北(běi)省、福建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天津市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通知(zhī)》

近日,銀監會下(xià)發了《關于公布雲南(nán)省、海南(nán)省、湖北(běi)省、福建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天津市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通知(zhī)》(銀監辦便函[2017]702号),該通知(zhī)主要有兩項内容,一(yī)是公布7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分(fēn)别爲:雲南(nán)省資産管理公司、海南(nán)聯合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湖北(běi)天乾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興業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泰合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廣西廣投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濱海正信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二是降低不良資産批量轉讓門檻,将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組包戶數由“10戶以上”降低爲“3戶及以上” 。

增設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降低批量轉讓門檻,說明在經濟持續下(xià)行,商(shāng)業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實體企業債務不斷累積的背景下(xià),政府及監管層對不良資産處置政策進一(yī)步松綁,有助于提高不良資産的處置效率。本文以此次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再擴容事件爲契機,對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發展曆程、業務模式以及不良資産處置相關政策進行全面梳理解讀。

一(yī)、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發展曆程

《中(zhōng)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3]45号)明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可根據需要設立或授權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各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經省級政府核準後,需将相關文件同時抄送财政部和銀監會。在銀監會統一(yī)公布合格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後,金融企業才可按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等規定向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批量轉讓不良資産。

2014年8月,銀監會批複了首批5家可在本省範圍内開展金融不良資産批量收購業務的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首批獲批的省市均分(fēn)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201411月和20157月,銀監會又(yòu)先後批複了10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201510月以後,銀監會又(yòu)陸續對部分(fēn)省市的資産管理公司進行了備案。根據公開信息披露,截至201612月底,全國共設立35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加上此次銀監會公布的7家,全國共有42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其中(zhōng)30餘家資産管理公司取得了銀監會的備案,個别公司僅獲得省級政府授權)。

從分(fēn)布區域來看,目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zhōng)(不含港澳台),除了新疆、貴州之外(wài),其他29個省級行政區均設立了本地的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上海、浙江、山東、江蘇、雲南(nán)、湖北(běi)、福建、山東、廣西、天津10個省級行政區已有兩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山東、浙江和江蘇除在省級層面設立,還分(fēn)别在地級市設立了資産管理公司(青島市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溫州)光大(dà)金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蘇州資産管理有限公司)。

從股東背景上來看,一(yī)般由地方國資控股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但也有個别公司存在民間資本控股股東。如安徽國厚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以及甯夏順億資産管理公司的控股股東均是民營企業,西藏海德資産管理公司由民營企業海德股份獨資設立。另外(wài),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也在積極布局,中(zhōng)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的投資平台信達投資參股了中(zhōng)原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中(zhōng)國華融信達資産管理公司分(fēn)别與山西省政府和青海省政府組建了華融晉商(shāng)資産管理公司、華融昆侖青海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二、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特點

(一(yī))數量增加、業務擴展,屬地優勢凸顯。銀監會20161021日下(xià)發《關于适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号),允許确有意願的省級人民政府增設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同時取消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不良資産不得對外(wài)轉讓的限制,這在事實上改變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生(shēng)存業态。可以預計,未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數量将會不斷增加。同時,不良資産處置方式放(fàng)寬後,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業務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其牌照價值将更加突顯。衆所周知(zhī),屬地資産的信息不對稱是不良資産處置行業的核心問題。深耕屬地市場的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更了解當地的産業政策、優勢行業以及區域分(fēn)布,更熟悉當地的司法和信用環境,也更容易獲得其他與資産處置相關的信息,具備屬地優勢。

(二)展業範圍及融資渠道仍受限制。根據《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和《中(zhōng)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3]45号),原則上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隻能參與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不良資産的批量轉讓,展業範圍受限。同時,銀監會對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實行備案制管理,業務範圍也主要限于不良資産批量轉讓處置業務。相較于可以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開展資産證券化或向其他金融機構融資的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融資成本也相對更高。

三、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主要業務模式

(一(yī))收購重組類業務

這是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發展初期可以開展的業務,在銀監會下(xià)發《關于适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号)之前,無論是《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還是《中(zhōng)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3]45号),都規定地方資産管理公司購入的不良資産應當采取債務重組的方式進行處置,不得對外(wài)轉讓。也就是說,在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發展初期,隻能開展收購重組類業務。

所謂收購重組類業務,是指在不良資産的收購環節,即根據不良資産風險程度确定實施債務或資産重組的手段,并與債務人及相關方達成重組協議,獲取重組收益的業務。其業務模式如下(xià)圖所示:

根據不良資産風險程度、債務關系特點及債務人實際情況,重組方式可以分(fēn)爲債務重組、資産整合和企業重組。債務重組方式最爲簡單,主要對資産管理公司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關系進行重組。如,重新約定還款金額、方式、時間以及抵押物(wù)等。資産整合需要在重組 資産管理公司與債務人之間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立足于債務人的核心資産,對債務人的整體負債進行清理整合。企業重組方式最爲複雜,通常需要立足于債務人的企業價值,采用債務重組、追加投資等多種方式幫助債務人改善生(shēng)産經營,提高償債能力。目前,資産管理公司主要采用債務重組方式,并擇機使用資産整合及問題企業重組方式。

(二)收購處置類業務

所謂收購處置類業務,是指資産管理公司按賬面原值的一(yī)定折扣收購不良債權資産,在資産分(fēn)類的基礎上進行價值提升,然後尋機出售或通過其他方式實現債權回收,從而獲得收益的業務。該業務是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的傳統業務,但對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而言,卻是直到20161021日,銀監會下(xià)發《關于适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号),放(fàng)開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不良資産不得對外(wài)轉讓的限制後才得以開展,該文件還規定了對外(wài)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打破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處置方式的禁锢,實際上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在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收購處置業務方面與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放(fàng)在平起平坐的政策地位上。該業務模式如下(xià)圖所示:

在該模式中(zhōng),資産管理公司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完成權利義務轉讓的同時,原債權債務合同中(zhōng)其他要素保持不變。

(三)債轉股業務

國務院20161010日發布的《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明确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可以參與市場化債轉股,銀監會也在新聞發布會中(zhōng)提到支持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對鋼鐵煤炭等領域骨幹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

所謂債轉股是指将銀行對企業的債權轉換爲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對企業的股權。具體來說,銀行将不良貸款轉移給金融資産管理公司,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将債權轉換爲股權。随後通過改善企業經營模式逐步提升企業資産價值,最終通過資産置換、并購、重組和上市等方式退出,獲得處置收益。對于在上市債轉股企業中(zhōng)持有的股份,資産管理公司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逐步進行減持,對于非上市公司中(zhōng)的股份,主要退出方式包括其他股東增持、債轉股公司回購和股份轉讓。債轉股大(dà)緻交易結構如下(xià)圖:

(四)通道業務

除了上述三大(dà)業務模式外(wài),目前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做得比較多的業務還有通道業務。盡管《關于規範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不良資産收購業務的通知(zhī)》(銀監辦發〔201656号)明确禁止資産管理公司作爲銀行不良資産出表通道,但現實中(zhōng)部分(fēn)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仍在通過更隐蔽的方式開展此項業務。一(yī)方面,銀行爲了應付監管要求,有尋求通道的動機(對即将劃入不良類的準不良資産進行打包轉讓,可以美化資本充足率、不良率、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标);另一(yī)方面,對于部分(fēn)金融機構,也存在通過适時轉讓或受讓不良資産來操縱财務指标的動機。

操作上,一(yī)般由銀行與資産管理公司直接簽訂不良資産轉讓協議,銀行占用自己資金成本并通過自有通道向資産管理公司轉讓資産,通道費率一(yī)般介于千分(fēn)之幾至百分(fēn)之幾。通道形式主要有應收、往來應收應付挂賬和收益權公開挂牌兩種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如資産管理公司受讓商(shāng)業銀行的準不良資産,屬于正常類債權資産的轉讓,該行爲與《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規定的轉讓範圍不符。但在實務中(zhōng),相關業務已成爲當前部分(fēn)銀行化解不良資産潛在壓力的主要手段。如上述通道業務再嵌套銀信合作協議或回購抽屜協議,則更涉嫌違反多項監管規定。

四、監管政策全面梳理

(一(yī))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監管政策沿革

2012年118日,财政部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是地方資産管理公司設立的政策依據,該辦法第三條規定,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隻可設立或授權一(yī)家資産管理或經營公司,核準設立或授權文件同時抄送财政部和銀監會。上述資産管理或經營公司隻能參與本省(區、市)範圍内不良資産的批量轉讓工(gōng)作,其購入的不良資産應采取債務重組的方式進行處置,不得對外(wài)轉讓。

2013年1128日,銀監會下(xià)發《中(zhōng)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3]45号),在重申上述規定的基礎上,明确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準入條件,包括: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0億元人民币;有具備任職專業知(zhī)識和業務工(gōng)作經驗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适宜于從事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的專業團隊;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

2016年10 14 日,銀監會向省級政府下(xià)發了《關于适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号) ,提出放(fàng)寬《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中(zhōng)關于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可設立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限制, 允許有意願的省級人民政府增設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此外(wài),還放(fàng)寬了 6 号文中(zhōng)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收購的不良資産不得對外(wài)轉讓的限制,允許以債務重組、對外(wài)轉讓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産,對外(wài)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至此,不良資産管理行業由“4+1”格局變爲“4+2”格局(即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加兩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且取消地方資産管理公司不得對外(wài)轉讓不良資産的限制,使得方式多樣化,處置效率得到提升。

2017年425日,銀監會下(xià)發《關于公布雲南(nán)省、海南(nán)省、湖北(běi)省、福建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天津市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通知(zhī)》(銀監辦便函[2017]702号),公布了7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同時,降低了不良資産批量轉讓門檻,将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組包戶數由10戶以上降低爲3戶及以上。意味着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繼續擴容的同時,資産處置将效率越來越高。

(二)不良資産處置相關法規梳理


2000.01.11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條例》(國務院令第297)

對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的注冊資本、業務範圍、資金來源、公司治理、财稅政策等方面作出了規定。


2004.04.28

《财政部關于印發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業務風險管理辦法的通知(zhī)》(财金[2004]40号)

附件:《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投資業務風險管理辦法》、《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委托代理業務風險管理辦法》、《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商(shāng)業化收購業務風險管理辦法》

資産管理公司獲準開展抵債資産追加投資、委托代理和商(shāng)業化不良資産收購等業務。投資業務方面:規定政策性收購不良資産的投資期限不得超過資産處置目标責任的最後期限,商(shāng)業化收購不良資産的投資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3年。公司投資餘額不得超過現金資本金的三分(fēn)之二。

委托代理業務方面:明确了委托代理業務範圍,賬務處理等内容,規定受托方公司不得承擔委托人的風險和損失。

商(shāng)業化收購業務方面:規定公司商(shāng)業化收購的範圍是境内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産。公司商(shāng)業化收購資産的資金來源爲資本金和其他合法融資方式取得的資金。


2005.12.31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内部控制辦法》(财金[2005]136号)

明确資産管理公司内部控制要素,對内部控制環境、内部控制措施、風險識别評估與控制作出詳細規定。


2009.12.23

《關于規範信貸資産轉讓及信貸資産類理财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zhī)》(銀監發[2009]113号)

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進行信貸資産轉讓時, 隻有将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完全轉移給轉入方後,方可将信貸資産移出資産負債表,轉入方應同時将信貸資産作爲自己的表内資産進行管理;禁止資産的非真實轉移,在進行信貸資産轉讓時,轉出方自身不得安排任何顯性或隐性的回購條件。


201012.03

《關于進一(yī)步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産轉讓業務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0102号)

銀行業金融機構轉讓信貸資産應當遵守真實性原則,禁止資産的非真實轉移。轉出方不得安排任何顯性或隐性的回購條款;轉讓雙方不得采取簽訂回購協議、即期買斷加遠期回購等方式規避監管。不得使用理财資金直接購買信貸資産。


2011.03.08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并表監管指引(試行)》(銀監發〔201120号)

要求規範和加強對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及其附屬法人機構的并表監管,防範金融風險。


2012.01.18

《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财金[2012]6号)

明确了四大(dà)國有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作爲市場主體,除此之外(wài)還有省級政府設立或授權的一(yī)家資産管理公司。規定批量轉讓是指金融企業對一(yī)定規模的不良資産(10/項以上)進行組包,定向轉讓給資産管理公司的行爲。


2013.11.28

《中(zhōng)國銀監會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zhī)》銀監發[2013]45号)

鼓勵設立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并明确指出鼓勵民營參股。每個省份原則上隻設立一(yī)家。規定了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準入條件,如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爲十億元人民币,且爲實繳資本等。


2014.11.28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監管辦法》(銀監發〔201441号)

明确對資産管理公司綜合經營的規範和指引。對資産管理公司業務範圍、業務活動、公司治理、風險管控、内部交易管理、資本充足性、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規定。


2015.06.09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産業務管理辦法》(财金〔201556号 )

進一(yī)步明确了四大(dà)資産管理公司開展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産業務的經營要求,爲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實體企業不良資産業務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2016.03.17

《中(zhōng)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規範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不良資産收購業務的通知(zhī)》(銀監辦發[2016]56)

要求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資産時,要實現資産和風險的真實、完全轉移,不得與轉讓方在轉讓合同等正式法律文件之外(wài)簽訂或達成影響資産和風險真實性完全轉移的改變交易結構、風險承擔主體及相關權益轉移過程等的協議或約定。


2016.04.27

《中(zhōng)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産收益權轉讓業務的通知(zhī)》(銀監辦發[2016]82号)

着重限制了商(shāng)業銀行通過收益權轉讓方式将不良資産出表。規定出讓方銀行應當根據《商(shāng)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在信貸資産收益權轉讓後按照原信貸資産全額計提資本。同時規定銀行理财産品投資信貸資産收益權,按本通知(zhī)要求在銀登中(zhōng)心完成轉讓和集中(zhōng)登記的,相關資産不計入非标準化債權資産統計。


2016.12.01

《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幹意見》(銀監發〔201651号)

鼓勵支持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地方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對鋼鐵煤炭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業務。


2016.10.21

《關于适當調整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号)

放(fàng)寬《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中(zhōng)關于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可設立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的限制,允許有意願的省級人民政府增設一(yī)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此外(wài),還放(fàng)寬了關于地方資産管理公司收購的不良資産不得對外(wài)轉讓的限制,允許以債務重組、對外(wài)轉讓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産,對外(wài)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


2017.04.25

《關于公布雲南(nán)省、海南(nán)省、湖北(běi)省、福建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天津市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通知(zhī)》(銀監辦便函[2017]702号)

公布了7家地方資産管理公司名單的同時,降低了不良資産批量轉讓門檻,将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組包戶數由10戶以上降低爲3戶及以上。


尋找企業債務重組金融專家